Friday, March 16, 2007

簡歷與紀錄


年份
紀錄
1983         5月,獲七十二年度坪林鄉春季包種茶比賽 特等獎

1983          7月,「中華茶藝雜誌」范增平先生專訪製茶心得 

1984           3月,獲選坪林鄉「優秀青年」 

1987            獲台中市茶商同業公會七十六年冬季高山烏龍茶品茗 頭等獎 

1991            5月,獲坪林鄉八十年度春季文山包種茶改進分級包裝暨比賽會 頭等獎 

1992            5月,獲坪林鄉八十一年度春季文山包種茶比賽 特等獎

1992      
接受《茶與壺》雜誌專訪,刊載於第三期

1992       9月,獲台北縣政府八十一年度秋季包種茶製茶比賽 頭等獎
 
1992       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一年冬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頭等獎

1994       獲嘉義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三年冬季優良茶比賽新品種組 頭等一

1995       10月,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四年秋季優良茶比賽,
烏龍茶組 特等獎,
新品種組 頭等獎

1995      
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四年冬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頭等獎

1996       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五年春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頭等獎

1996       獲嘉義縣八十五年春季高海拔優良茶競賽烏龍茶組 特等獎

1996       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五年冬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頭等獎

1997       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六年春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頭等獎

1997       6月,提供茶則供國立歷史博物館「茶的文化展覽」展出(1997.7.5-10.2

1997       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六年冬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頭等二

1998       自創「大葉綠茶」

1999      5月,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八十八年春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特等獎

1999     12月,接受北一女青年社專訪
 
2000      5月,接受《新觀念》記者王鴻佑專訪

2001       接受《世界地理雜誌》專訪

2001       5月,中央通訊社、台灣新生報、自立晚報報導阿里山大葉綠茶。
以不加揉捻的茶菁抖動萎凋法,去除苦澀但保留有機質。因為不傷胃,連出家人也能喝,被稱為「禪茶」。

2001       12
月,獲嘉義縣阿里山鄉九十年度高海拔優良茶競賽烏龍茶組 特等獎

2002       5月,獲嘉義縣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九十一年春季優良茶比賽烏龍茶組 頭等獎

2003       618日,接受美國星島日報「台灣茶文化之旅」專訪

2005       710日,台茶之美講座,主講「綠色鑽石 生命的延續—淺談包種茶」

2005       821日,獲台北縣坪林鄉九十四年包種茶製造技術競賽 特等獎

2005       826日,獲台北縣九十四年度包種茶製造技術競賽 特等獎

2006    10月,獲第六屆國際名茶評比青茶類 烏龍茶 金獎 及 黑茶類(青餅) 銀獎



2 comments:

  1. 鄭先生,

    常去你那買茶,你的茶喝過的都好棒.
    想請問一下你的大葉綠茶是,用佛手還是大葉喬木還是其他的樹種做的阿?可以滿足我的好奇心嗎?你今年還去雲南嗎?
    這裡幫鄭先生打一下廣告,鄭先生的茶品味非常高雅,完全沒有輕發酵茶的青澀味,悠悠蘭香滿口生津.最奇怪的是喝多了胃也不會不舒服,我個人覺得鄭先生的茶跟一般的茶比起來完全是另外一種境界.
    cyc

    ReplyDelete
  2. 首先謝謝您對敝人作品的欣賞與愛護

    關於您的問題在此說明:大葉綠茶是用青心烏龍種的茶葉製成的

    需要選品質特別好的茶菁來製作  過程也需要繁複的手工

    因此每季的產量都有限

    雖然看起來樸實無華  嘗起來卻滋味豐富  餘韻無窮

     

    今年如同以往   於三月中旬前往西雙版納區域製作普洱

    直至四月下旬方才回台   接續阿里山春茶的製作

    也歡迎您有空前來賞茶!   謝謝您的支持

    ReplyDelete